風濕熱是由于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應。好發于6~15 歲的學齡兒童,雖然近年來其發病率有下降趨勢,但仍是兒科較常見的、且對小兒健康有較大危害的疾病之一。
那么風濕熱一定伴發熱嗎?發熱是不是風濕熱的主要臨床表現呢?這里就向大家做個介紹。
其實雖然大多數風濕熱的患兒都會出現發熱癥狀,但發熱并不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,診斷一個小兒是否患有風濕熱應主要依據其是否患有心臟炎、關節炎、舞蹈病,有無皮下小結節或環形紅斑,其次再觀察其有無發熱、關節痛,檢查有無血沉增速、C 反應蛋白陽性或白細胞增多,心電圖有無PR間期延長等。
患有風濕熱的小兒,大多數伴見持續性的低熱,可持續3~4周左右,少數亦可見短期高熱,除發熱外,常伴發精神不振、乏力、面色蒼白、鼻衄、腹痛等癥。
由此可知,發熱并不是風濕熱主要的、特異性的癥狀表現,所以臨床不能僅根據這一癥狀貿然做出診斷。而應依靠綜合臨床表現做出判斷,其中前述主要觀察指標更具臨床診斷意義。
小兒風濕熱出現發熱時,臨床應注意其他癥狀表現,注意與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及結核病等相鑒別。此外,臨床亦不能誤將鏈球菌感染后綜合征診斷為風濕熱,本綜合征雖亦可見低熱、關節痛等,但心臟聽診無明顯雜音,經合理用藥治療后,不會復發,預后良好。 |